皱纹形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盲人摸象昨天在上博成为现实,40名残 [复制链接]

1#
图说:观众可以亲手触摸展品孙中钦摄乌黑浓密的“爆炸头”、粗犷野性的骨质项链、额头雕刻的深深花纹……这些有点抽象的形容词能让盲人理解吗?可以!昨天,在上海博物馆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上,盲人观众用手触摸文物复制品,感知文物的材料、质地和形状,现实版“盲人摸象”让他们对太平洋艺术珍品有了打动心灵的切身感受。时值本周是上海助残周,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又是全国助残日,对于这些特殊观众来说,用参“摸”来代替参“观”,让他们生平第一次走进上博,是一份特殊的助残礼物。这次博物馆课程是由上海博物馆与*浦区残联合作举办的,共有盲人、聋人等40名各类残疾人参与,手语翻译的现场讲解、展品前摆放的盲文介绍,都让他们有了无障碍的参展体验。更难得的是,上海博物馆的博物馆教师首先带领盲人观众触摸贝壳、植物纤维、鸟类羽毛等实物,配合音视频播放,让他们了解太平洋艺术的主要特点和地理环境。在展厅最后,他们还亲手触摸了配饰、头像雕塑等5件艺术品复制品。图说:太平洋风格的艺术展品吸引人们驻足孙中钦摄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展品,盲人观众们都在讲解人员的鼓励下勇敢伸出手来细细抚摸艺术品的每一个细节,连木雕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没有放过。一边触摸,他们还一边交流感受,觉得摸到这些艺术品上的浓密长发、高耸额头十分新鲜,充满趣味。更让大家惊喜的是,残疾观众最后还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各自亲手制作了一件太平洋艺术风格的手工艺品。制作完成后,大家饶有兴致地纷纷戴了起来,留住这次参观的美好记忆。据了解,近一两年中,随着无障碍建设的开展和助残扶残氛围的大力营造,上海逐渐有一些博物馆开始面向盲人等特殊观众提供触摸式参观的机会,深受残疾人好评。今后,上海博物馆也将定制融合不同感觉模块的公益课程,让残疾人更好地参观体验各类展览,丰富文化生活。新民晚报记者孙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