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皱纹,为什么有的用除皱针(肉毒素),有的用玻尿酸?
随着岁月流逝,面部的各种纹路逐渐出现并加深,给各位爱美人士造成不小的困扰。各种注射类微整形技术是抚平这些纹路的有效手段,其中又以除皱针(肉毒素注射剂)和玻尿酸填充剂为主。但是当咨询医生时,有的纹路要用肉毒素治疗,其他的却又要用玻尿酸填充,很容易让刚接触微整形的求美者一头雾水找不着北。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简单了解面部不同部位纹路的形成原因和这两种注射剂的工作原理(嫌麻烦的直接跳到文章末尾看结论)。
一、面部纹路形成原因:面部的纹路其实分为皱纹(wrinkle)和沟壑(groove,fold,crease)这两种,在英语里需要用完全不同的单词来表达上述两种意思,也就说明,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但是在平常生活工作中,为了方便沟通,我们基本上都将其称作某某纹,这也对很多求美者造成了误解。皱纹(wrinkle)是面部肌肉反复收缩形成的,在早期,只有肌肉收缩的时候才会出现,此时我们将这些皱纹称为动态性皱纹,但这些部位的皮肤结构会随着肌肉不断的收缩出现变化,最终在肌肉不收缩时也呈现出相应的褶皱形态,这时就叫做静态性皱纹。所以动态性皱纹和静态性皱纹都是同一种皱纹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这类纹路包括:鱼尾纹(眼轮匝肌)、额纹(额肌)、川字纹及鼻根处皱纹(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下睑部分的细纹(眼轮匝肌)、狼纹(鼻肌)、吸烟纹或唇周细纹(口轮匝肌)、颈部条索又称为火鸡脖子(颈阔肌肌束痉挛)。
而面部的沟壑(groove,fold,crease)通常位于面部一些特殊部位,因为其深层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在表面皮肤处出现各种形态的凹陷,与肌肉的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这类纹路包括:法令纹,木偶纹、泪沟、印第安纹、耳前沟等。
二、肉毒素和玻尿酸的工作原理: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生物毒素,它能阻断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作用,使肌肉无法收缩,在低剂量时,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这就是为什么肉毒素除皱需要定期注射的原因)。肉毒素注射剂原本开发出来是治疗各种肌肉痉挛导致的疾病的,比如部分斜视、膀胱痉挛性尿失禁等。但在治疗斜视的过程中,很多患者表示,自己的鱼尾纹消失了,看起来更年轻了(肉毒素麻痹了眼轮匝肌),于是,肉毒素的应用开始在“不正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现在已经是全球应用最多的医疗美容产品之一。
玻尿酸的学名叫做透明质酸钠或玻璃酸钠,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正常组织中的化学物质,能维持组织的胶冻形态或润滑关节。所以,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填充剂,顾名思义,就是能把凹的地方填平。
所以,根据各种纹路的形成原因,以及肉毒素、玻尿酸的工作原理,我们很容易得到下面的结论:
1.鱼尾纹、额纹、川字纹及鼻根处皱纹、下睑部分的细纹、狼纹、吸烟纹或唇周细纹、颈部条索(颈纹可使用其他材料)。在动态性皱纹时期,上述皱纹单纯用肉毒素处理即可;形成静态性皱纹之后,需要肉毒素联合玻尿酸(肉毒素减弱肌肉收缩,玻尿酸填平褶皱);
2.法令纹,木偶纹、泪沟、印第安纹、耳前沟。这类纹路用玻尿酸在不同层次进行支撑和填充即可,万万不能用肉毒素治疗。
3.颈纹的形成虽然与颈阔肌以及胸锁乳突肌收缩有关,但它较为特殊,因为我们的头部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头位,而又不可能用肉毒素消除低头这个动作,所以它是一种静态性皱纹,直接用玻尿酸填充即可。
真性纹填充材料太多我们下次有空再写
本文内医院整形外科医师陶然编写